10月20日,海口国家高新区园区企业双鹤药业(海南)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双鹤药业”)顺利完成加工增值产品“首单”出货,实现业务全流程闭环。至此,园区已有15家企业完成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“首单”业务,海南自贸港优势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10月20日,在双鹤药业公司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药品实验。海口日报记者 孙士杰 摄 双鹤药业生产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“氯氮平口崩片”所用的关键料件——甘露醇,长期从国外进口,加工增值超30%免关税政策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,此次首批出货主要用于流程验证,以打通业务通道。 “进口甘露醇并非单纯的成本考量,而是基于对药品质量、患者安全、法规合规及供应链韧性的战略选择。”双鹤药业总经理周培育介绍,进口料件甘露醇来自法国,是确保口崩片安全性、有效性和批间一致性的核心辅料。相较国内采购,法国供应商的工艺和技术更为成熟,可稳定提供满足口崩片快速崩解和口感要求的甘露醇。在自贸港政策加持下,能够节省甘露醇9%进口关税,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,赢得市场竞争优势。 在政策落地过程中,海口国家高新区持续发挥“企业秘书”服务机制,深入了解园区企业需求,第一时间将政策信息“精准推送”,并予以申报指导,让企业真正成为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受益者。 “从政策解读、试点申报到业务闭环,省市相关部门和高新区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。”周培育介绍,园区还开展了相关培训,包括案例分享、实操培训等,并为每个企业都配备了“企业秘书”,实时关注企业动态和需求,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。 截至目前,海口国家高新区已获批加工增值超30%免关税政策试点企业23家,完成业务闭环15家。在自贸港政策加持下,试点企业“乘势而上”,累计加工增值产品“二线”出区2372票,货值达8.78亿元,核销关税572.6万元。

